【回眸“十三五”】十分提气的是,武宁可复制的改革经验在创新探索中大力推广
山水武宁新闻网讯 “十三五”期间,武宁县勇当“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样板“马前卒”,争第一、创唯一,探索出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改革经验。
《人民日报》专门为武宁县“做好生态与发展两张答卷”经验做法配发《选对路,走得远》的点评,受邀参加第三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江西)论坛并作经验介绍。
首创的“林长制”改革经验在《新闻联播》头条播出,正式写入《森林法》,并由中央深改委确定在全国推广;期间,安徽、广西等地慕名前来学习借鉴武宁县“山更青、权更活、民更富”的改革文件。“多员合一”生态管护制度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及经验做法推广清单》,是我省生态扶贫类唯一入选的改革成果,被国家发改委向全国推广。率先建成全省首个“涉农项目资金监管平台”,将扶贫和移民资金纳入平台管理的经验做法在全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项目全过程咨询研讨会上作典型交流发言,被水利部向全国推广。发展民宿经济模式,由省政府办发文在全省推广。探索建设的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成功上线,平台启动仪式在武宁举行。老旧小区改造“三清四改五提升”、牛皮癣治理“公安+城管”工作模式、平安武宁建设“三访”经验在全省推广。《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的武宁实践》在人民网、新华社刊发。长水村环保入家训的理念全省知名,“生态产品储蓄银行”改革项目稳步推进,即将形成制度成果。
记者 戴英琴
上一篇:【武宁县人大代表风采】冷春:不忘初心 全意为民[ 01-11 ]
下一篇:【武宁县政协委员风采】熊小平:扎根乡村一线 服务百姓民生[ 01-11 ]